居家台北京站商圈


居家台北京站商圈

5/9/2023

去夏售出母親留下的台北公寓,從此返鄉無家可歸,這一趟住進台北車站附近京站商圈大樓中一家商旅公寓。

千禧年居家繁榮的都會香港多年,但未曾住在水泥叢林的九龍港島一帶,感覺不到都會生活的脈動。這回住京站圈是基於其地處交通便利四通八達的台北樞紐之考量。不過那是早已適應都會生活上班族的想法,對我這退休已久的閒雲野鶴實在不相宜。初時出入十之七八都以迷途收場,幸好還有語言能力找人問路,然則在地下城中所尋問路人十有五六為外地人。

出門也先得做功課,手握今日行程表按圖索龭以防再度走失。如此戒慎戒懼三個多星期,直到要返家的最後一週才發現,自己認定的水泥叢林和地下迷宮(地下街)並不難破解,但需保持頭腦清醒處驚不亂的冷靜。但這也是通過親身體驗得來的功力,來得雖遲,卻讓我在最後這一週儼然成了京站通!

訣竅為:1. 準備:先做好出門路線計劃圖。2. 不怕問人:迷途時問路人通常不一定有用,亦常得錯誤訊息,問路邊商家最好,一般來說他們都樂意助人。3. 保持頭腦冷靜:回想你當時怎麼走到這裡,回頭尋來時路,記下一路標幟,雖則在繁忙窄迫的地下商場並不那麼容易。4.  尋找到街面的出口 Exit, 是過來人經驗建議,只要離開彷彿蟻穴的地下宮殿,出去之後海濶天空視野開闊,窘迫的心情亦不藥而癒。

就在無意出遊,出門走另一方向,繞了京站外圍大半圈,意外訪得鬧市中一塊淨土:

逸仙公園*

*位於台北車站旁的逸仙公園(國父史蹟館)位於中山北路的大馬路旁,這裡其實是國父孫中山曾下榻過的地方「梅屋敷」,至今已有百年歷史,近千坪的園區,包圍著江南庭園小橋流水的庭園造景,林子裡以梅花居多,1、2月賞梅3、4月杜鵑,只要時節對了,一次綻放,逸仙公園頓時就會變成熱門景點 - boo2k.com






台北轉運站是這一區最主要的地標,有清楚的標幟,往前走有不少進口處,其中之一即為我下榻的商旅公寓


台北當代藝術館 MOCA *

從轉運站往前(西) 走右轉為承德路,遇華陰街再度右轉,一路上看起來比較像我認識的台北街頭

* 原為日治時期專供日本人子弟受教育的「建成小學校」。1945年後,台灣進入中華民國時代,原建成小學校舍被轉用為台北市政府辦公廳舍,直至1994年台北市政府遷入新市政中心為止。

1996年,台北市政府舊廈被登錄為市定古蹟,並基於古蹟再利用的政策,將原建物之正面廳舍整建為「台北當代藝術館」專用,兩翼部分建築則劃歸為建成國中教室。「台北當代藝術館」與「建成國中」新校的結合創造了全世界罕見美術館與學校使用共同建物的先例。2001年5月26日正式開幕,從此成為台北文化地圖上的一個新地標 - 台北市文化局資料






 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

樓上有裝置藝術的展覽




華陰街商圈*  (後車站的商圈區)

華陰街往東南向繼續走,遇見太原路,這一帶是俗稱後車站的商圈區*

*後車站在日據時代即發展為聞名的百貨批發集散地。隨著時代的變遷,產業結構變化,然而本區仍保有許多零售百貨集散商家,為南北往來旅客尋寶探奇的重點觀光區域

華燈初上傍晚時分這地方就熱絡起來
京站附近的庶民生活區,有許多老式小吃飯館,可以買到十分經濟的便當(飯盒),其他如行李批發店在此也集結成市
因大行李箱已滿載可能超重,專為尋行李箱而來
慶幸買到一個品質相稱價格適宜的



在街道上漫步而行,天時已晚卻不覺陌生,倒有種似曾相識的親切之感



Grace 記於返美前夕
from Taipei 









Comments